2017年1月21日 星期六

分析力


一個赤著上身的工人,正努力地將一圈半透明的類似塑膠的半製成品,放在一副機器上,經過不同的工序,最後見到一粒粒像白米般的製成品,從一個金屬漏斗中,源源不絕的噴到收容器內。短片沒有字幕,也沒有配上對白,但透過WhatsApp廣傳,不少人認定是假米的製造過程。

假如是做假的話,世上有沒有這麼愚蠢的人,將自己的罪行,公然拍成短片,還放上WhatsApp廣傳?

部份人變成驚弓之鳥,懷疑出外用饍時吃上假米,更殺有介事地將過程錄影,再放上討論區。為了証明是假米,故意用手指將米按在檯面上搓揉,真的長了少少,故此推斷為假米。

當我看完這段短片時,感到很面熟,我終於想起曾在GEO NATURE的節目中看過。那套片主要是介紹環保工作,將不同塑料回收,加工變成粒狀,方便收藏,循環再用。

早前有假蛋的傳聞,我想像不到為什麼要製造假蛋? 由蛋殼,蛋白到蛋黃,工序應該繁複。花費這麼多人力物力,換回來的只是價值幾毛錢的一個雞蛋,這門生意值得投資嗎? 那些據說是假蛋,亦是透過WhatsApp 散播出去,我從來沒有見過假蛋,朋友間亦沒有人親眼見過。我不排除那些是經過處理,將質素轉變了的雞蛋,再拍成短片,以製造假蛋的過程來吸引點擊率。
 
俗語有話,在商言商,投資做生意講求成本效益。大哥在數星期前,在加拿大溫尼泊超巿用5加元買了一袋重一磅的膠袋,跟著購買食米,白米平均一磅只需1元,換句話說,如果我是商人的話,我只會考慮將米變成膠料,而不是將塑膠變成食米。


另一方面,假如我是一個零售商,做的是街坊生意,斷不會將多年建立的良好商譽,毀於售賣假米或者假雞蛋上。而大的超巿,我相信沒有人夠胆以身示法,因為售賣假貨很容易被掀發。日前海關應巿民投訴,將懷疑假米化驗,化驗結果,全部樣板均沒有塑膠含量。

我不清楚是港人的分析能力降低了 ,還是網上流傳的資訊有說服力!


 

2017年1月16日 星期一

炮仗花




小時候,在家附近有一間庵堂,內裡住了數位女出家人,大家都稱那個園子做師姑庵。令我難忘的,不是園內的清雅建築,也不是穿著加紗的尼姑,而是纒繞在園子圍欄上的炮仗花。


炮仗花原產自巴西,開出一束束橙色的花朵,帶給大家一種充滿陽光,燦爛溫暖的感覺,加上開花期特長。故此,從少開始,我對這種花已特別偏愛。

自從搬回鄉村居住後,我終於可以一嘗心願,栽種炮仗花。兩年前,我到元朗花店找這種花,行了數次,終於給我找到了。但幾條藤也要賣90元,貴一點吧! 我嘗試講價,但老闆娘說鐵價不二,為了心頭好,我最後也買下來。

我在前年9月開始栽種,可能接近秋天,種了個多月,只出了幾塊葉,生長得較我預期緩慢。冬去春來,在雨水滋潤下,開始出現了數枝攀藤。轉眼間,又到了夏天,攀藤在連綿的大雨中變得活躍,開始向四方八面流竄,漸漸將後園的鐵絲網逐格填滿。

某天大家姐來探訪我,她說那些不像炮仗花,似雞蛋果攀藤多一些。我口裡雖說應該不是吧!但心中卻泛起少少疑團,因為買的時候是沒有花朵的。
 
兩星期前一個早上,當我照常淋水時,竟發現了一束綠色的東西,近望一下,原來是花蕾,我有點兒喜出望外,終於可以見到成果了!




 


 

又過了數天,花蕾開始增多及長大。


 

 過些時候,開始出現橙色。





 


 
今天往淋水時,部份炮仗花己盛開了!
 



沒有炮竹的農曆新年顯得十分遜色,幸而炮仗花趕得及在農曆新年時盛開,可以說聊勝於無!
 
在此祝各位網友花開富貴,身體健康,雞年暢旺!





 

 












 
 
 

2017年1月10日 星期二

大掃除


在最後上班的一天,意味三十九年有多的衙門生涯即將結束。在離開前,好歹也要將私人物品清走。我在辦公桌下置有多個膠袋,究竟內裡放了些什麼? 我己經沒有印象了! 雖然那幾袋膠袋令我雙腿難以直伸,坐得並不舒服,但我一直懶得執拾,但想到時間無多,怎樣懶也得要清理!

 

打開膠袋,發現了不少與舊同事的合照,聖誕抽獎水杯,同事手信,舊雜誌,舊剪報,還有不少前崗位的工作指引等等。這些有過參考價值的文件,隨著我退休而開始失去價值了!

 

清理完檯底之後,開始執拾櫃桶。平時吃飯盒剩下的糖包,木筷子,即棄紙巾,牙簽等等,竟然塞滿了整個櫃桶,還有數隻被壓扁的曱甴乾屍! 我相信不少朋友有類似習慣,覺得丟掉太可惜,又不環保,結果不斷地留著。我考慮良久,最後還是將它們棄掉!

 

除了先前所說的垃圾之外,櫃桶內還有不少萬子夾,原子筆等等,我不好意思留給下手清理,結果通通丟掉。另一個櫃桶,則塞滿了下屬的評核報告副本,明年不用再作參考,一於將它們碎掉。忙了大半天,終於將所有文件清走。

 

我在寫字樓存放的私人物品不算多了,但也用了大半天時間來清理。我奉勸那些將寫字樓變作為私人臨時倉庫的同事,在退休前,預留多點時間處理那些私人物品,否則,在退休後仍要回寫字樓繼續清理。

意外有感

  受傷後的右手康復進度緩慢,已經接近九十天了,仍然未能舉起。物理治療的效果並不顯注,仍是靠自己勤些練習。   日常用開右手的工作,現被廹改用左手。受傷後發覺,左右手各司其職,不是所有的動作都能夠互相取代。而須雙手互相配合才能完成的動作,倍加難度。   簡單如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