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害即是重要部位,如果被擊中的話,非死則傷。假若以身體作為解讀,要害應該是指心臟及頭髗。假若用一個疑點來看,則是該疑點中的癥結。
舉例說,我做了一件違心的事,原本整件事包裝得天衣無縫,但突然給人看到了事件中的關鍵及重要部份,我肯定臉色大變,因為事件中的要害被擊中了!
我不是專業人士,究竟梁特在UGL事件中有沒有違法? 我並不清楚。但他咬牙切齒的反應及對某議員的窮追猛打,令我相信那位議員真的看到了事件的癥結。
這件事件是不是如我分析的一樣? 我相信時間會證實一切。
我是一個在50年代出生的香港人,我的想當年系列,主要敍述我的成長經歷.由上小學,中學,做暑期工,到出來社會做事; 當年的娛樂有踩單車,開PARTY,郊遊,放風箏等等.網誌中有提到香港當時的社會狀況,例如67年暴動,颱風溫黛,還有傳統節日的慶祝!如果有興趣了解以往年青人生活的話,歡迎來訪!至於憑歌寄意是登錄我喜愛的歌曲;雜項系列是包括任何話題的文章;最後馬拉蟲是記述我參加過的公開比賽.
資訊經過流傳後就會出現偏差,流傳愈廣,偏離事實的機會愈大。故此對於訊息的取捨,必須小心謹慎,否則就會作出錯誤的判斷。 事實上,對於流傳的資訊,只要細心分析,不難發現其中疑點。 例如在暴亂期間,流傳有巿民在地鐵站內被執法人員殺害,既無死者姓名,又無屍體。再者,在事件發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