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0月5日 星期六

煮豆燃萁



上星期的一宗續審案件,控罪是刑事恐嚇。這件案件的獨特之處,是親弟報案,指控大哥。



案情撮要,受害人是家裡排第十一的孻子,被告人是他的三哥。


事緣在四年前,受害人的母親屬意將一條金鏈贈送給三子,即被告人。母親其後改變主意,將金鏈暫時由自己保管。




母親當時跟排第九單身的女兒同住。女兒表示母親的日常起居,由她一力照顧。她購置了一個夾萬放在家中,母親的貴重物品均放在夾萬內,包括涉案的金鏈。



母親在四年前過身,今年年初,三哥偕同二名侄兒,三嫂及四嫂登門要求取回母親的金鏈。九妹不知所措,連忙致電十一弟前往幫手。



當弟弟趕到現塲時,看見三哥情緒激動,一度拿起餐桌上的生果刀向他指嚇,他大驚下致電報警。



當我看到受害人在庭上指證三哥時,那種冷漠的神情,雙方如同陌路,看不到半點親情。雖然三哥在庭上解釋,沒有傷害弟弟的意圖,只是以死相廹,希望弟弟交回母親所贈的金鏈。



庭上所見,令我想起曹植的七步成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一條價值不大的金鏈,竟令兄弟姐妹反目,確實令人唏噓!


資訊

資訊經過流傳後就會出現偏差,流傳愈廣,偏離事實的機會愈大。故此對於訊息的取捨,必須小心謹慎,否則就會作出錯誤的判斷。 事實上,對於流傳的資訊,只要細心分析,不難發現其中疑點。 例如在暴亂期間,流傳有巿民在地鐵站內被執法人員殺害,既無死者姓名,又無屍體。再者,在事件發生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