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 星期六

裁判法院

除了因公事,學習或有興趣聽審外,我相信沒有人喜歡到法庭。



裁判法庭內有裁判官,檢控主任,被告人,被告人代表律師,證人以及傍聽巿民。若作供者不懂英語及本地話,會安排翻譯人員。



裁判官的角色,是聽取原告及被告供詞,即控辯雙方陳詞後,作出判決。



案件在上庭前,控方須預先準備好文件,包括案情撮要,證人供詞及證物等等。



開庭前,裁判官及被告人會預先獲取控罪書,辯方的控罪書會附上案情撮要,但給裁判官的一份,卻不可以附上案情撮要及被告人的刑事紀錄,以免影響裁判官的判決。



第一次上庭叫答辯聆訊(plea),被告若認罪的話,檢控主任才可以將案情撮要,及被告人過往的刑事定罪紀錄一併遞給裁判官審閱,以便量刑。



若在答辯聆訊中即時認罪,會有量刑折扣。若判監的話,刑期會減少;罰款的話,款額會減低。



若被告不認罪,裁判官會將案件押後,另訂日期審訊(Adjourn forTrial)。若案情複雜,除第一堂審訊外,其餘的聆訊叫續審(Adjourn for Part-heard)。當審訊完結後,案件會押後判刑(Adjourn for Verdict)。若被告人被判處監禁刑罰,辯方律師或要求法庭再將案件押後,以便索取其他報告,例如感化令及社會服務令等等,希望法庭判處被告以服務令代替監禁。若裁判官不反對的話,案件會押後量刑(Adjourn for sentence)



在審訊當天,控方會傳召證人在庭上作供。先前說過,若被告選擇不認罪,案情撮要不會遞交給裁判官。而檢控官及證人在庭上的每一句說話,裁判官會即時筆錄,成為該案的案情。故此,證人在上庭前,要重温自己曾作出過的書面供詞,若在庭上作供時記錯的話,出現矛盾,被告有機會脫罪。



一般而言,執法部門在立案前會先行聽取律政司意見,看看檢控理據是否充分。而檢控官的職責,就是透過向證人提問,在庭上將案情帶出。由於案情經過多方面研究,故控方的勝訴機會壓一。



大部分案件都倚重錄影片段,控辯雙方,會就著片段內容,向證人盤問。錄影片段,經反覆研究過才呈上法庭,故此,檢控官輕易將案情帶出。但出名的大律師,卻可將同一片段,透過盤問證人,帶出另一個版本。當然這個版本要有說服力,亦存在其可能性。最後基於疑點歸於被告,法庭會判處被告人會當庭獲釋。



被告人獲判無罪,除了大律師功勞外,證人作供時也十分重要,若證供無前後矛盾,或幾個證人口不協調,會減低事件的可信性,亦是被告人脫罪的其中原因。



一些巿民關注的案件,最後被告獲判無罪,大眾嘩然,歸咎法官不公。但他們卻忽略了證人在庭上的作供,那才是直接令歹徒消遙法外的主要因素,法官只是根據事實判案吧。







12 則留言:

  1. 由於菲力兄這篇文章,才認識到法庭的程序與細節。
    童年時母親常常擕同我去看電影,也曾經帶我去探看古墓。
    後來竟然帶同我去 “香港高等法院” 輪候作旁聽聽審。
    當時我可能睡着了,開庭之後做甚麼 ? 我竟然毫無印象。
    *
    後來我很喜歡看電視上「一號皇庭」同類的片集。聽見 控辯雙方的陳詞實在精彩,證人的口供很重要,若是前後矛盾,疑點利益歸於被告。看電視上的「師爺」很重要,是大律師的得力助手,最後找到證人,證實到被告不在現場,就會脫罪啦。

    回覆刪除
    回覆
    1. 記得當年排在法院走廊上的人龍很長,原來很多市民都是為了 來看看幾名犯人的真面目。
      據說這單轟動的案件,使本來濟銷的報紙起死回生。

      刪除
    2. 電視或電影中的法庭審訊過程,有點誇張,跟實際情況不一樣。若牽涉名人或風化案件,例必坐無虛設。

      刪除
    3. 更正錯字:「滯銷」,不是“濟”。

      刪除
  2. 70年代因拆舊樓事項跟家人,試過上中環法庭見識吓,但都全英文對白,唔識聽。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以往多外藉法官,若被告有律師代表的話,審訊會以英語進行。若被告不懂英語,又沒律師代表,則會安排翻譯。

      刪除
  3. 好複雜. 去過幾之旁聽, 都係小案, 唔似電視劇咁誇張, 大家講野都好平淡

    回覆刪除
    回覆
    1. 電視劇唔誇張就無娛樂性。大部分案件都好沈悶,尤其下午審訊,飯氣攻心,令人昏昏欲睡,十分難頂。

      刪除
  4. 謝謝分享,長知識了!經常會覺得,犯了法就要受罰,然而很多不確定因素會影響判決,有罪與否,有時並非基於事實,而要視乎原告、被告及律師的技巧。有些人真的做了壞事,但苦無証據,只有天知曉。

    回覆刪除
    回覆
    1. 試過有一單非禮案,被告代表律師從短片中,帶出另一版本,結果最後因疑點歸於被告人,當庭釋放。但裁判官在散庭前,向被告人忠告:你有無做過?心知肚明,日後好自為之!

      刪除
    2. 即是裁判官都有懷疑,只是疑點歸於被告,無可奈何。一句「好自為知」,可圈可點。

      刪除
    3. 有部分個案,疑犯獲判無罪真係天無眼,奈何法庭要依理據審判,不能以個人觀點量刑。

      刪除

裁判法院

除了因公事,學習或有興趣聽審外,我相信沒有人喜歡到法庭。 裁判法庭內有裁判官,檢控主任,被告人,被告人代表律師,證人以及傍聽巿民。若作供者不懂英語及本地話,會安排翻譯人員。 裁判官的角色,是聽取原告及被告供詞,即控辯雙方陳詞後,作出判決。 案件在上庭前,控方須預先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