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十多年前開始參加跑步比賽,記得開始訓練時,每每要相隔數天,才能繼續練習。原因是跑後的一兩天,小腿肌肉開始酸痛,直至痛楚消失,才可以恢復練習。
不過這種情況,在數個月後,開始減退。一年之後,每次練習,無論10公里或21公里的距離,腿部肌肉都沒有酸痛出現。
除了跑步,我偶爾會跟同學踢踢足球。每次比賽只維持30至40分鐘。但比賽後,大腿及小腿又再次出現酸痛。粗略估計,每次比賽的跑動距離,頂多3-4公里,為何腿部仍感到酸痛呢?
原來運動分有氧及無氧兩種,有氧運動利用血液運行得到能量,無氧運動的能量,主要來自於儲存在肌肉中的「肝醣」。例如長跑,遊泳等屬於有氧運動;而舉重,短跑等需要爆炸力,屬於無氧運動。
當處於「短時間」及「高強度」的運動時,身體沒有時間從「有氧系統」去獲得足夠的能量,唯有利用肌肉裡面的「肝糖」來當作燃料使用。
不過在「高強度」的運動過程中,會堆積產生代謝物「乳酸」,而「乳酸」會降低肌肉內酵素的活動性,造成肌肉疲勞及酸痛的現象。我在足球運動時,不時出現「高強度」的動量,怪不得比賽後幾日,腿部肌肉出現酸痛。
去年我買了跑步手帶,可以記錄跑步的時間,距離,心跳,消耗卡路里等等。其中有一項「無氧耐力」指數。數據顯示六分鐘,即是說我練習時,共有六分鐘超過標準心率。尤幸只是六分鐘,超標並不太嚴重。
我之前不知道運動後的數據有什麼用途?原來這些數據,有助清楚自己運動質量是否適中?從而改善運動的強度,提升做運動的效果。
故此,保持合適的心率狀態來做運動,才能達到更佳的效果。若超越標準的話,會對身體做成危險。
假若超越了,又會出現什麼問題呢?
我求教大哥,因他在心臟科工作了數十年,對心臟有一定的認識。他說我們在運動時,利用血液帶動,來增加能量供應。若心率超過最佳標準,心臟內的血液,就會來不及補充,往後擠出的流量反而減少了!
換句話說,若超越合適的心率,所得到的能量反而小了。故此,我們在跑步時,要保持適當的心率,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
我翻閱過往的運動數據,將兩次跑步消耗的卡路里作比較:
數字顯示,運動時間愈長,所消耗的熱量愈多。故若想利用運動達到修身的效果,必需持之以恆,切忌一暴十寒。
我之前不知道運動後的數據有什麼用途?原來這些數據,有助清楚自己運動質量是否適中?從而改善運動的強度,提升做運動的效果。
故此,保持合適的心率狀態來做運動,才能達到更佳的效果。若超越標準的話,會對身體做成危險。
運動心率,有一種計算方式,即是以220減去年齡。例如我的運動心率,就是220-63=157。表示我在運動時,心率每分鐘跳動不要超越157次。
假若超越了,又會出現什麼問題呢?
我求教大哥,因他在心臟科工作了數十年,對心臟有一定的認識。他說我們在運動時,利用血液帶動,來增加能量供應。若心率超過最佳標準,心臟內的血液,就會來不及補充,往後擠出的流量反而減少了!
換句話說,若超越合適的心率,所得到的能量反而小了。故此,我們在跑步時,要保持適當的心率,否則效果會適得其反。
我翻閱過往的運動數據,將兩次跑步消耗的卡路里作比較:
運動時間
|
完成距離(公里)
|
消耗卡路里(熱量)
|
02:39:15
|
21.14
|
1291
|
02:42:51
|
20.74
|
147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