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要軟硬適中才好吃,太硬或太軟的話,都會失去口感。
我上網看過正宗的程序,是將糯米浸過夜,隔乾水後,再放在有孔的蒸籠,慢火蒸半小時,攤涷後放入雪櫃冷藏備用。到煮食時,才放進鑊中不斷兜炒及配上自己喜好的配料便成。
最近看到大哥及家姐,在群組發放自家泡製的生炒糯米飯圖片,令我「炒興」大發。
首先將浸好的糯米「琼」乾水,放入蒸籠蒸20分鐘
炒熟配料
加上炸菜粒,更加惹味
完成時,灑上葱粒及莞茜,令賣相更吸引。雖是初試啼聲,但也有少少許滿足感!
我是一個在50年代出生的香港人,我的想當年系列,主要敍述我的成長經歷.由上小學,中學,做暑期工,到出來社會做事; 當年的娛樂有踩單車,開PARTY,郊遊,放風箏等等.網誌中有提到香港當時的社會狀況,例如67年暴動,颱風溫黛,還有傳統節日的慶祝!如果有興趣了解以往年青人生活的話,歡迎來訪!至於憑歌寄意是登錄我喜愛的歌曲;雜項系列是包括任何話題的文章;最後馬拉蟲是記述我參加過的公開比賽.
糯米要軟硬適中才好吃,太硬或太軟的話,都會失去口感。
我上網看過正宗的程序,是將糯米浸過夜,隔乾水後,再放在有孔的蒸籠,慢火蒸半小時,攤涷後放入雪櫃冷藏備用。到煮食時,才放進鑊中不斷兜炒及配上自己喜好的配料便成。
最近看到大哥及家姐,在群組發放自家泡製的生炒糯米飯圖片,令我「炒興」大發。
首先將浸好的糯米「琼」乾水,放入蒸籠蒸20分鐘
炒熟配料
加上炸菜粒,更加惹味
完成時,灑上葱粒及莞茜,令賣相更吸引。雖是初試啼聲,但也有少少許滿足感!
屈指一數,我參加渣馬已踏進第十八個年頭。記得當年賽塲上的參賽者的衣著十分純樸,大多是剩色的跑衣及跑鞋。近年參賽選手的個人裝備,包括跑衣及跑鞋,變得色彩繽紛,部分更加配其他裝備,例如跑步帽及太陽反光鏡等等,顯得更為專業。 隨著跑步運動的普及,參賽人數愈來愈多,要以抽簽形式篩...
原來生炒糯米飯是要先蒸好,並入過雪櫃冷藏,學到竅門了。
回覆刪除菲力炒的好像放上很多花生肉。
哈哈!我都係上網學架喳!
刪除睇見就知好味!
回覆刪除我對煮食無乜研究,炒到咁都算滿意架喇!
刪除令人食指大動呵!
回覆刪除過得去架喳!
刪除賣相好靚喎,好想食呀。
回覆刪除其實糯米飯好易煮得好食,基本上有冬菰臘味已經好好味。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