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指一數,我參加渣馬已踏進第十八個年頭。記得當年賽塲上的參賽者的衣著十分純樸,大多是剩色的跑衣及跑鞋。近年參賽選手的個人裝備,包括跑衣及跑鞋,變得色彩繽紛,部分更加配其他裝備,例如跑步帽及太陽反光鏡等等,顯得更為專業。
隨著跑步運動的普及,參賽人數愈來愈多,要以抽簽形式篩選。近年多了外地來港參賽的跑手,據大會透露,今年渣馬有15000跑友來自外地。有朋友說,跑渣馬已經沒有新鮮感,但對外地跑友來看,香港渣馬卻極具吸引力。
人的體力隨著年齡而減退,對我來說尤其明顯。當年完成半馬,雖未至用輕鬆來形容,仍可以維持在二小時十五分內到達終點。而10公里在一小時內完成,幾乎完全無難度,但四年前開始,跑半馬已感到吃力,而10公里用一小時內完成,對我來說也絕不輕鬆。
由於練習少了,我現時只會揀選10公里賽事。雖然體力下滑,但我仍希望以一小時內完成為目標。
這次10公里賽事,我編排在早上六時十分,在東廊起步。我要在凌晨三時半起床,披星四時二十分出門往銅鑼灣維園寄存行李,然後往起跑點。
天文台在天早上發出嚴寒警告,根據紀錄,這是10公里有史以來,舉行渣馬氣温最低的一次。
在暖笠笠的被窩中起床,真的不好受。難怪有人話我,有自唔在,攞苦嚟辛!
我在零晨三時四十五分起床,四時十分離家往維園。存放行李後往起跑區。據大會公布,起跑時氣温為攝氐十度。我當時只穿著T裇及長跑步褲,在低温有點瑟縮。
我用了29分鐘完成頭5公里,滿以為可以在1小時內完成賽事,但最後2公里卻未能保持均速,結果要用1小時2分51秒完成賽事。
總名次:8177
性名名次:6381
組別名次:62
如此類推,明年若參賽的話,完成10公里賽事的時間,應在1小時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