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17日 星期三

文章重温




在閒著無聊之際我喜歡在腦海中翻閱以往讀過的文章。在我來說,背誦課文,除為考試外多少是出於自己興趣經典文章,無論寫景或哲理極具欣賞及參考價值基於這緣故四十多年前讀過的文章,有部份我仍記憶尤新當然,亦有部份像一張退了色的舊照片變得朦
 

首篇出現在腦海中的文章並不是來自我的書本教材,而是來自父親的舊課本有點像順口溜十分易記天子重賢豪,文章教予曹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幼少需勤學。」
 

在疫情下受制於限聚令無處可去,我又再從記憶中檢拾文章。腦海中閃出數句衝冠一怒為紅顏」「明眸皓齒無人惜」「一曲哀弦向誰訴」「飛上枝頭變鳳凰」


這篇文章,對我來說,就像一幅殘缺的拼圖。我開始在腦海中搜索,嘗試尋找失落的方塊將文章重現
 

在努力思索下終於將部份失落的方塊連貫在一起重建了頭段鼎湖當日棄人間破敵收京下玉關。慟哭六軍俱縞素衝冠一怒為紅顏紅顏流落非吾戀,逆賊天亡自荒讌。電掃黃巾定黑山哭罷君親再相見

 順藤摸瓜,發覺這些句子原來出自吳偉業的七言古詩圓圓曲』。相信大家對這篇文章未必熟悉,但其中的句子卻不會感到陌生吧








 



不同的處境會勾起不同的回憶

在天雨連綿令人生厭的日子裡我會想起朱自清的散文):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鄉下去,小路上,石橋邊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還有地裡工作的農夫,他們披著蓑戴著笠的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的在雨中靜默著。」。

原先令人討厭的天雨,一下子變得浪漫
 
面對繁重的工作,當來個短暫夢幻消遊時腦海中就會出現范仲淹的岳陽樓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發完白日夢之後又再次充滿工作能量


阿諛奉承的工作文化實在令人吃不消當萌去意之時就會想起陶淵明的歸去來辭:


歸去來兮,田園將蕪,胡不歸!既自以心為形役,奚惆悵而獨悲?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世與我而相違,復駕言兮焉求?」「寓形宇內復幾時,曷不委心任去留,胡為遑遑欲何之?


是的,人生短促,若生活可以的話為何仍要營營役役人鼻息?


跟好友相聚酒酣耳熱的時候腦海中就會出現蘇軾的漁父」:


漁父飲,誰家去?魚蟹一時分付酒無多少醉為期,彼此不論錢數漁父醉蓑衣舞醉裡卻尋歸路輕舟短棹任斜橫醉後不知何處漁父醒春江午夢斷落花飛絮酒醒還醉醉還醒一笑人間千古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江邊騎馬是官人借我輕舟橫渡


原來酒醒還醉醉還醒才是飲酒的最高境界


每當我拿起畫具就會想起陶淵明的桃花源記


「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文章內容跟我畫的油畫沒有關係只是陶淵明筆下的桃花源,在我的想像中,美得像油畫一般吧
 

而「大鐵椎傳」內的「時雞鳴月落,星光照曠野百步見人」最令我印深刻雖廖廖幾句,但已將晨前的光線,形容得淋漓盡致。增一分則太光減一分則太暗
 
總括來說讀書之樂樂無窮春夏秋冬樂其中,風雨霜雪頻相戲,合窗展卷自從容




32 則留言:

  1. 春夏秋冬樂 書之讀無窮 戲風雨霜雪 展卷自從容

    回覆刪除
  2. 「酒醒還醉醉還醒,才是飲酒的最高境界!」遺憾我沒有膽嘗去飲酒,一窺酒醒還醉醉還醒的境界。

    好的文章,看完會令人心花怒放!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啲朋友話,飲咗會好開心!但我未到咁境界,飲咗酒後,只係覺得面紅耳赤,有啲眼瞓,但就無high嘅感覺.

      刪除
  3. 吳三桂「衝冠一怒為紅顏」! 這句子很熟識,但是對於《圓圓曲》這首詩則沒有什麼印象,原來出處是在這裡。

    范仲淹文韜武略兼備,《岳陽樓記》寫來情景交融。古之文人精通詩詞音律,作品令人讀來琅琅上口,終身受益。

    總覺得「漁歌互答」之後,還有一句…「此樂何極!」

    陶淵明的歸去來辭,讀之令人暢快,真是終身難忘。
    中國古文學真是一個瑰寶。

    回覆刪除
    回覆
    1. 正如你所講,我相信句子雖熟悉,但出自圓圓曲就唔係咁多人知。

      岳陽樓記是我喜歡的一篇文章,故此經過四十多年後,我仍可以背誦出來。可能你不知道,范仲淹原來未去過岳陽樓,這篇文章,純是看圖作文。

      部份文人都好像陶淵明一般,在仕途不得意,甚至被謫的情況下,有感而發所寫成的。

      刪除
  4.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5. 讀書之樂樂何如 ? 四季難忘自所知。
    春慵怠倦仍不棄,夏日展卷夜眠遲。

    (我只懂得寫順口溜。)

    回覆刪除
    回覆
    1. 秋葉的大作,跟原著有異曲同工之妙。

      刪除
    2. 拙作只是附其驥尾,邯鄲學步。

      記憶通常是一個段落,「漁歌互答,」之後,應有一句「此樂何極。」才算完整。可否補上這四個字 ? 以兔缺角。

      刪除
    3. 說得對!我竟然忘了這一句!就好像一張𥿄,不小心摺了角一樣,謝謝提點!

      刪除
    4. 閣下虛懷若谷,這正是讀書人的風範。

      刪除
    5. 秋葉厚道,我才疏學淺,讀書人的風範,我愧不敢當!

      刪除
    6. 客氣,客氣! 個人偶然也會選錯相似的字,好像上面以免的“免”字,按錯了個“兔”字。所以我很少會去指出別人的錯,一.為免小題大造。二.別人未必領情。

      刪除
    7. 你善意提點,絕不會因此而造成誤會的。

      刪除
    8. 是的,我是出於善意,不是借此炫耀自己比別人醒。真是很想別人也不會出這個錯,才會忍不住提出的。
      好像有人多次寫上「心髒」! 而不是「心臟」。我忍不住提出,但是這人說是從網上抄來的,始終不肯改過來。
      所以,閣下能夠從善如流,真是很難得。

      刪除
    9. 閣下到現在還記得多篇古文章,真是很難得 ! 雖然說古之文人精通詩詞韻律,所以寫的文章比較容易背誦,但也不是個個學生都喜歡背誦的。
      喜歡背誦的一定是風雅文人了。

      刪除
    10. 我不算是文人,背誦的主要原因是我對文章內容有共鳴,若純為了考試,應老早忘掉了!

      刪除
  6. 我堅係懶, 以前D課文, 畢左業一D唔記得. 連好出名既大江東去都只記得幾句.
    反而, 其他課外既詩詞就記得D.
    林花謝了春紅
    十年生死兩茫茫
    紅藕香殘玉簟秋.

    冇喇. 得咁多.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都懶架,資質又唔高,知道自己唔係讀書材料。不過對有興趣嘅文章,又會上心少少。我當年喺中國歷史及中國文學中二揀一,慶幸選對了中國文學。內裡有唔少具哲理文章,成為我背誦的推動力,故到目前為止,我仍記得二十幾篇喜愛嘅文章。

      刪除
    2. 我對白字, 錯別字就有D心情去記, 所以會搵到D人寫錯字.
      我有事冇事中意四圍望, 前日我同朋友食飯, 一路上我地遇到3 pair les, 我朋友話一個都見唔到.

      刪除
    3. 有時執筆忘字,我明知唔啱但又諗唔到個字點寫,唯有求其寫個同音字頂住先。

      你朋友睇唔到?定你敏感喳?

      刪除
    4. 我唔係話你有錯字.

      有人係我附近行過, 我會望下識唔識, 如果係一pair, 我會留意到tomboy, 我會睇下有冇喉核啦, 有冇鬚, 身材, 基本上tomboy都易分, 一睇骨架會睇到, 我朋友可能掛住同我吹水所以冇留意啦.

      我係中意留意身邊事既人, 即係無聊

      刪除
    5. 不要誤會,我只係講自己有時明知別字都照寫。

      我都曾經見過兩啤男女,因為佢哋喺街上攬攬錫錫,先至吸引到我注意力,原來兩個都係女人。

      刪除
  7. 第二幅畫唔知點解無啦啦令我諗起唐伯虎點秋香……

    回覆刪除
    回覆
    1. 這就是人腦奇妙之處,看相同的事物,但卻得出不同的感受。

      刪除
  8.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回覆刪除
  9. 好野喔,記到甘多。
    說來慚愧,文中提到的古文沒有一編我能背出來....或者性格使然,我比較喜歡一啲豪邁之中帶點猛浪輕浮的古文詩詞,好似, 大小杜啊,柳永啊,范仲奄啊等等:「落魄江湖載酒行,楚腰纖細掌中輕。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此去經年,應是良辰好景虛設。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回覆刪除
    回覆
    1. 天下文章多的是,未看過純是機緣問題。正如你看過的文章,對我來說有點陌生一樣。我相信喜歡一篇文章,主要是能夠在文章中得到共鳴。

      「十年一覺揚州夢,贏得青樓薄倖名」杜牧的夜泊秦淮,我也有點印象。其餘列舉句子,我也覺陌生。

      唐詩三百首,出師表,贈白馬王彪並序,赤壁賦,醉翁亭記等等,也是我喜愛的文章。

      刪除
  10. 果然好文采,若是生於初唐,有望成為「初唐四傑」,可惜生於現今香港,只可以成為「蹉跎四月」了。

    回覆刪除
    回覆
    1. 哈哈!你形容的好貼切,「初唐四傑」就無,「蹉跎歲月」近磅啲。

      刪除

意外有感

  受傷後的右手康復進度緩慢,已經接近九十天了,仍然未能舉起。物理治療的效果並不顯注,仍是靠自己勤些練習。   日常用開右手的工作,現被廹改用左手。受傷後發覺,左右手各司其職,不是所有的動作都能夠互相取代。而須雙手互相配合才能完成的動作,倍加難度。   簡單如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