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月14日 星期二

姑丈


祖母在生時姑媽每逢農年初二,都會偕同姑丈前往家中給祖母拜年在我印象中,姑丈的衣著絕不苟且,每次都西裝畢挺髮絲蠟得發亮,像當年貓王一樣。

偶爾架著太陽眼鏡,十分有型。故我在網誌的圖像選取了跟姑丈及大哥一起的照片

 

姑丈是一個有內涵的人我未見過他大聲說話遑論發脾氣而裝嵌收音機是他的嗜好閒時會買些零件東拼西湊轉眼間就造好一部收音機家中存有不少零件例如原子粒電阻,電容𠾖電路板及小型焊接𠾖等等由於收音機內有原子粒故當年收音機又稱原子粒收音機

遇到收音機或錄音機出現故障時我會留待拜年時順道帶給姑丈修理

據姑媽講,姑丈除了修理收音機外還懂得織冷衫我以為姑媽說笑其後才知姑丈真的識織冷衫

除此以外姑丈喜歡拍攝。我在大家姐的相薄中,發現了數張陳年舊照。據大家姐講,那是姑丈及姑媽往探訪祖母時到石崗機場遊玩所拍的照片

照片內除我之外還有大哥兩位家姐表妹,姑丈及姑媽老實說,五十多年前的往事我丁點印象也沒有

 


姑丈當年居住在七樓我和弟弟曾在某年暑假往探望姑媽及姑丈,在他家住了數天姑丈住的是唐樓即是沒有升降機的舊式建築。每次回家要拾級上七層樓我當時只得八九歲也感到對年長居民真的吃不消姑丈搬屋接近四十年我仍然記得他的前住址九龍觀塘瑞和街南泰樓七樓座。

姑丈年青時曾當郵差因為加入了工會,因此被辭退原因是在港英政府的管治下工會被定性為反政府組織

姑媽雖讀書不多但投資有道在六十年代,她雖住觀塘,卻看好政府會發展沙田故在沙田近大圍的山簏頂讓了一間木屋不出所料政府在八十年代收地姑媽獲安排上公屋

我仍記得幫姑媽從觀塘搬屋往沙田的苦況沿著狹窄的樓級將家具一一搬落街大一點的傢俬例如雪櫃睡床等等要垂直從樓級旋轉而下才夠位通過。

十多年後姑媽以公屋住戶資格優先購買位於大埔的居屋自表妹結婚後姑丈及姑媽再次回復二人世界由於投資有道他們的生活不成問題閒時雙雙到酒樓喝茶,生活倒算寫意

生老病死是自然定律亦是每一個人必經的階段姑媽在前年因病逝世雖已超過八十高齡,但姑丈仍然難掩內心的傷痛

平日慣了兩口子生活一旦失去了另一半家中即時變得沉悶姑丈每天呆在家中,面對冰冷的牆壁可以想像何等的寂寞

姑媽逝世初期,姑丈每天都外出踩單車藉此填補那孤獨的空間但自往年六月黑暴開始加上身體狀況欠佳,姑丈沒有再踩單車了。

我的母親早逝父親退休後獨居沙田跟姑丈的情況相若,但我從沒有聽過父親說孤單可能父親老早習慣了一個人懂得面對孤獨的生活

我相信每對伴侶總會有一個先行離開,餘下的一半在往後的日子同樣要面對孤單寂寞故此,大家要在心理上有所準備接受孤獨的來臨除此以外培養多點興趣以抗寂寞

20 則留言:

  1. 一大片草地, 而家搵唔返喇.
    我好相信香港人人機會平等, 肯努力食住唔係問題. 聰明人賺多D好正常, 唔聰明既就搵少D, 亦正常, 亦可以推動到人人努力.

    回覆刪除
    回覆
    1. 當年石崗尚未建難民營,地勢平坦,跑道傍長滿青草,視野廣濶,是我及同學最喜歡遊玩的地方。

      做人最緊要醒目有遠見,就算讀書唔多,懂得把握機會,一樣可以聚積財富。

      刪除
  2. 明白,我先生也離開快15年,婚後從未打工的我,起初我做了三年美心兼職,之後在工聯會找興趣班尋找學習興趣,怎料,一發不可收拾,手工、攝影、習字繪畫、義工....樣樣都有興趣,又加埋在中心學電腦上網,2009年看見雅虎網誌很多博客很叻,於是加入跟大家學習,沒料到會認識一班博友,現在成了朋友,間中茶聚和旅行,如果沒有近大半年的政治暴亂環境影響,我的退休生活是接近完美。

    回覆刪除
    回覆
    1. 火姐,想不到你有這樣不愉快的經歷,面對家庭突變,我相信你要一段時間才能克服情緒上的創傷。你在網誌展示的手工、攝影、習字繪畫等等,十分專業,我還以為你從小便開始學習哩!如何走出谷底,你做了一個正面的示範!

      刪除
  3. 照片前排三個小男孩,中間是你。

    回覆刪除
    回覆
    1. 是的,最肥的那個便是我了。

      刪除
  4. 看了閣下的版頭黑白舊照多年,難得今天揭曉了 ! 還以為那是你兒時和父母姐弟們的合照哩! 原來你排行最小。(我也是最小的,在觀塘差館側邊住了很多年。)
    你的姑姐真是聰明人也,做事有膽有識。年過八十算是高壽,但是親人總有不捨之情,尤其是配偶真是難過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我在家中並不是最細,只不過在拍照時,兩個弟弟及妹妹尚未出世吧。若以投資角度來看,女人𨊽有膽色,男人偏向保守,故此男人鮮有投資致富。生離死別,雖說自然定律,但對至親的離去,始終難以䆁懷。

      刪除
    2. 與親人生離死別真是很難過 ! 我都深受其苦。

      刪除
    3. 令堂真是好生養,生下八名子女,好偉大 ! 我的媽媽也生了六名子女。以前沒有選擇生多少子女的機會,真是辛苦了媽媽。
      我們就幸福得多了,還可以選擇只要一名或兩名孩子。

      刪除
    4. 與親人生離死別,我相信每個人都有這類不愉快的經歷。

      我家7兄弟姐妹未算多,隔鄰曾先生有10個女,1個仔,而附近的周先生及袁先生,都分別育有7個及8個子女。故此,我住的鄉村雖然只得十戶左右人家,但卻十分熱鬧。

      刪除
    5. 我有位長輩生下12名子女,只留得六個。其中六個送出給親友。
      聽到一些曾經在鄉村居住的親友說到鄉村,都是十分懷念。相信都是懷念昔日的大自然日子,一屋自住自由自在,而且鄰里之間的人情味也很濃厚吧。

      刪除
    6.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
    7. 看照片數人頭,錯把你的姑媽當是姐姐,算多了,不好意思。

      刪除
    8. 你所講的長輩,將其中六位子女送給朋友,聽落實在有點可悲。

      你說得對!居住在鄉村,鄰里間的人情味較濃,原因是大家不習慣將大門關上,鄰居路過時都會打聲招呼。接觸多了,感情自然增加。

      哈哈!姑媽跟大家姐相差都只是十多年,驟眼看真的似我的家姐呢!

      刪除
    9. 我這位長輩不是同鄉,他們是潮汕人士,重男輕女,不論貧富,都只喜歡男嬰。女嬰都送與別人收養。獨留一個大女兒和五個兒子。也因為在鄉下家貧之故,養不了那麼多人口。真是可悲的。

      過氣年青人先生一直把家人的黑白照保存,是一個很重視親情的人。

      刪除
    10. 我以前的隔鄰曾先生就是潮洲人,重男輕女,結果生了十個女,最後追到第十一個才得償所願,是個兒子。

      我相信秋葉姨跟我一樣重視親情,只有反智的人,才將政治取向凌駕親情。

      刪除
    11. 作者已經移除這則留言。

      刪除
    12. 曾先生生了十個女之後,才追到一個兒子,真是很有毅力!我的親戚都有生了幾個女之後,繼續要追個仔的。
      我有兩個姪女生了一個仔之後,就宣佈封盤了。生得多,既傷神又傷財,她們好識得自保。
      也要感謝那個不懂避孕的年代,否則,也輪不到我這個排行第六的出世了,謝天謝地!

      刪除

意外有感

  受傷後的右手康復進度緩慢,已經接近九十天了,仍然未能舉起。物理治療的效果並不顯注,仍是靠自己勤些練習。   日常用開右手的工作,現被廹改用左手。受傷後發覺,左右手各司其職,不是所有的動作都能夠互相取代。而須雙手互相配合才能完成的動作,倍加難度。   簡單如端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