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沒有確實憑據下得出的結論,通常會用「推敲」來形容。我曾以為推敲的意思,就是利用一個空的龜穀,既推且敲,像占卜一樣,從中得到結論,原來這只是我「推敲」得出的想法。
話說唐代詩人賈島,某一天騎著驢子往探訪朋友李凝。在途中詩興大發,作了以下一首詩:
閒居少鄰並,草徑入荒園;
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
過橋分野色,移石動雲根;
暫去還來此,幽期不負言。
他對其中「鳥宿池邊樹,僧推月下門」這兩句思量良久。在選取「推」還是「敲」之間,費煞思量。夜蘭人靜,若用「推」的話,就可以保持寧靜;若用「敲」的話,會破壞寧靜的環境。
賈島想得入神之際,竟將驢子撞上時任長安國子合博士的韓愈儀仗隊。韓愈問賈島,何事令他分神?賈島如實相告。
韓愈說用推的話,會給人偷偷摸摸的印象,因為進入人家的地方,務求知會主人家。至於敲不單只不會破壞寧靜,反而會突顯萬物的沉寂,以動襯靜,增添詩意。
賈島侊然大悟,最後將詩中的第四句,修訂為「僧敲月下門」。原來「推敲」二字,不是占卜推敲,而是源自賈島的典故。
哈哈!原來有這個典故,長知識了,謝謝分享!
回覆刪除我以前讀過賈島這首詩,最近才知其背後典故.
刪除原來如此,謝謝分享!
回覆刪除哈哈!我相信知這典故的朋友不多.
刪除寫詩意境美是多數人特別喜愛。
回覆刪除是的! 不過,除美麗景色外,也有寫實的七步成詩.
刪除曾經睇過, 不過完全唔記得囉.
回覆刪除首詩我讀過,但唔知推敲典故竟來自這首詩.
刪除